【新征程 见行动 谱新篇】“三清乡村”让费村展新貌

走进白土镇费村社区,道路宽阔整洁,绿化青青翠翠,和谐有序的现代乡村映入眼帘。费村社区是“全国巾帼示范村”“国家级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全国文明村”和“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三清乡村”的创建更是让社区展现新气象。
今年以来,白土镇费村社区按照县委“三清乡村”创建工作要求和镇党委、纪委的精心指导,始终围绕“政治清明、干部清正、社会清朗”的创建目标,通过标本兼治、综合施策,深化清廉村居建设。

清廉乡村锻造了清正的干部。“三清乡村”创建以来,费村社区进一步完善《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四议两公开”制度》《“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严格党务、居务、财务全方位公开,主动引导群众通过公示栏、“小微权力”监督平台等方式“查底账”“知家底”,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村里所有干部不碰钱、所有决定全签字、所有村务都公开、所有讨论可参与。

“让群众心里头明明白白,群众心里自然就敞亮了,也更加激励我们工作规范有序,清正廉洁深入人心。自开展清廉村居建设以来,我村没有发生一起违纪案件、一起群体性上访事件,也没有发生一起刑事案件。”社区党委书记李建义介绍说。
清廉乡村盘活集体资产。人心齐、产业兴,大家心里痛快,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更高了,人民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发展村里经济,成果喜人,今年又实现大丰收。

“三清乡村”创建以来,费村社区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由社区自主经营,通过外出学习经验,定期组织专业技能培训、邀请专家现场指导等方式对合作社进行管理,采取固定收益、保底分红、股权受益等模式引导1300名居民入社,集约土地2300亩,带动群众就业200人,预计农户收入共增加4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增收60余万元,有效实现集体、农户“双增收”的目标。
清廉乡村滋养清朗的民风。费村社区以倒流河艺术村建设为依托,对以历史、孝贤、法治为主题的文化长廊进行了修缮,深挖社区内倒流河、古蔡泉遗址、孔子圣场遗址、苏东坡采碳遗址等历史文化资源,并利用典故、先贤思想和身边典型事迹宣扬孝贤思想和廉政文化营造崇德向善淳朴民风;通过开展家风好故事、德行家庭、“好婆婆”“好媳妇”评选活动,引导居民树立科学、进步、文明的新风尚。社区34名年满75周岁老人,长期在“日间照料中心”免费食宿、休闲娱乐,群众的幸福感大大增强,村民安居乐业,老有所养,社区到处充满欢声笑语,一片祥和景象。“现在的社区干部真好!那真是像自己的家人一样亲。”80岁高龄的李奶奶高兴地说。

白土镇纪委书记陈萍表示,费村社区近期的变化有目共睹,这得益于清廉乡村的创建。下一步,我镇将持续巩固“三清乡村”建设成果,及时把费村社区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向其他6个村(社区)复制,并结合各村(社区)实际,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以高质量、高标准、高要求开展创建工作,进一步营造白土镇政治清明、干部清正、社会清朗的良好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