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扶贫资金效益 引领群众脱贫致富
马井镇黄楼村立足资源优势,因势利导充分发挥扶贫资金效益,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助农增收致富。
在马井镇黄楼村东黄楼有一个养猪大户黄继龙,今年45岁,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家中有3亩多土地,母亲张凤侠今年71岁,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儿子黄家豪今年20岁,在徐州打零工。因黄继龙身体残疾,干不了重活,近几年靠着种地、养了几头猪来维持生活。通过这几年的扶贫工作开展,生活大有改善,该户于2018年脱贫。
黄继龙是一个性格傲强不甘落后力求上进的人,头脑灵活思想开放做事雷厉风行,常常说多亏党和政府与驻村工作队的帮扶支持,现在家庭生活变好了,长远来看总不能老是依赖干部帮扶和上级支持,给国家添麻烦,我们要自己干。他通过亲戚朋友筹集了一部分资金,今年年初通过村里帮助他申请产业扶贫资金,又增加了2头种猪,目前存栏约有20余头。目前黄继龙的养猪场状况可喜,近日在他家里走访,交谈中问黄继龙今后有什么打算,他深有感触地说:“要不是党的扶贫政策帮扶,让我家庭生活有保障,我们爷几个的生活真不知道咋弄了。”他停了停又接着说:“真的感谢你们各级的干部对我关心,给我关爱帮扶,给我鼓励有了信心,我加把劲地干,准备这批猪出栏出售后,再扩大规模多养一点,争取年收入稳定超过10万元,到时候请你们来我家做客”。
黄楼村通过发展产业,找到脱贫致富的长久之计和根本出路,充分发挥扶贫项目效益,在紧抓当地特色主导产业的同时,以多元化产业助推脱贫攻坚,振兴乡村经济。
一是因户施策,培育发展富民产业。根据群众发展意愿,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种植蔬菜、瓜果和养殖牛羊特色产业。在依托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的基础上,带动村内群众发展大棚蔬菜 亩,并套种露天蔬菜等经济作物。
二是培育带头人,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坚持把培育专业合作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作为产业持续发展的有力抓手,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镇村两级全力做好服务,为主体提供场地、项目资金,引导主体发挥带动作用,采取“合作社+支部+农户”的模式,精准对接产业,贫困户以入股、配股等方式参与发展,做大做强种养等特色产业。
三是积极探索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新路子,以群众意愿为前提,以扶贫资金为引导,精准投放,并强化监管,做活做大做强相关产业,以产业发展动力激活脱贫户的“造血能力”,真正发挥扶贫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应,实现了扶贫资金的使用最大化。